饭之甘,在百味之上,遇好得不必用菜。
作者简介:沈宏非,1962年生于上海,现居上海,专栏作家,著作有《写食主义》,《思想工作》,《饮食男女》,《大熊猫看小电影》,《笑场》,《上流社会知识竞赛》等。
美食推荐:粢饭糕、甜酒酿、嘉兴粽子、泡饭。
做为一个惯性粒食者,味觉上终也难脱“粒人”本色。虽然米粉亦以米粒制成,但是蜡炬成灰,粉身碎骨之后,入口之后顿生一派“粉食”的茫然,反过来,小麦玉米等非稻谷类“粉食”之物,若以粒食,却仍然不失米饭的本性。粒食的美好感觉大概是这样的,它条理清楚,逻辑分明,同样是食物与味觉间的缱绻交欢,相对于面食,米饭独具一种清醒而通透的知性之美。种的时候粒粒皆辛苦,吃起来粒粒皆幸福。颗粒状的幸福,胜在细小、独立以及完整。米粒不会像鱼子酱那样有口腔里“爆炸”,米粒中的美味也没有像鱼子酱那样在你的口中“爆涌而出”,米饭的甘香,是软糯而黏稠地自米粒中潺潺而出。所以袁枚说:“饭之甘,在百味之上,遇好得不必用菜。”
评论